银河麒麟SP3日常使用分享
一、认识操作系统
1. 操作界面
在安装系统时,如果有选择安装桌面,那么在系统安装完成后,在有显示器的情况下,并且有足够授权,是可以进入桌面的。
1.1. 启动页面
1.2. 登录页面
1.3.桌面
1.4.win键
1.5.文件界面
2.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主要是了解当前硬件、操作系统是否满足国产化部署。
2.1. 操作系统类型
主要是查看系统是否V10 SP3(服务器版本)作为服务器,或者是否V10 SP1(桌面版本)作为岗亭。
1 | cat /proc/osinfo |
如下就是sp3服务器版本:
2.2. 查看系统信息
1 | cat /proc/version |
主要查看ky10的版本是aarch64还是x86_64,另一个就是查看gcc是否7.3.0。
如下,ky10.aarch64也就是通常说的arm64:
如下,ky10.x86_64,也就是通常说的x86(intel、amd都是此类):
2.3.查看cpu信息
1 | lscpu |
主要查看cpu是否Hisilicon(海思)的kunpeng920,如下:
2.4.查看内存信息
1 | cat /proc/meminfo |
主要查看内存的总量和剩余可用量,数值单位是KB(千字节),可以除以1024*1024换算为GB(千兆字节)单位,如下:
2.5.查看libc信息
1 | ldd --version |
主要查看libc的版本信息,当前jielink国产化兼容的版本不应高于2.28,同理要下载的其他软件的libc信息不应低于2.28,如下:
2.6. 查看库依赖信息
1 | ldd libjsmfaceDetect.so |
主要是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是,用于查看动态运行库是否缺少依赖库,若是有not found提示,则表示缺少依赖库,如下:
2.7.Windows远程SP3服务器
对于银河麒麟sp3可以用ssh工具远程服务器,工具不限于putty、finalshell、windows cmd、Xshell、MobaXterm、SecureCRT、Termius、ZOC等。
win11自带ssh工具,可以不需要下载其他工具,直接用windows cmd或者windows powershell。
检查ssh服务是否安装并运行:
1 | systemctl status sshd |

二、磁盘
1. 查看磁盘信息(lsblk)
type为disk的代表物理盘,如果下面有part表示当前物理盘有做分区、格式化,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反之则无法使用。
1 | lsblk |

2. 查看磁盘存储信息(df)
根目录“/”如果已用为100%时,表示当前物理盘已经没有可用空间,需要立即清理一部分空间出来。乐观的情况下,系统可以正常启动,同时ssh也可以正常连接,只是部分应用已经无法正常使用,比如redis、数据库等。严重的情况下ssh可能都无法正常连接,系统也无法正常启动。
● df
1K-块、已用、可用的单位均为KB(千字节),如果需要换算为MB(兆字节)需要做1024进制转换。
1 | df |

● df-h
在df命令后跟上参数-h,可以更简单、清晰的观察存储情况,因此更推荐使用df -h命令。
1 | df -h |

● df-h /path/
1 | df -h /usr/ |
在df 命令后跟上参数-h,并且指定目录路径(如:df -h /usr/),就可以查看指定目录的存储统计信息。

3. 查看目录存储信息(du)
在du命令后跟上 -h -d 1可以查看当前目录的存储信息,如果再跟上目录路径(如:/usr/),就可以查看指定目录下的存储信息。
三、内存
1. top命令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退出 top 的命令为 q (在 top 运行中敲 q 键一次)。
1 | top |
内容解释:
第一行(top):
17:22:33 系统当前时刻
up 2:00 系统启动后到现在的运作时间(2小时)
3 users 当前登录到系统的用户,更确切的说是登录到用户的终端数 – 同一个用户同一时间对系统多个终端的连接将被视为多个用户连接到系统,这里的用户数也将表现为终端的数目。
load average 当前系统负载的平均值,后面的三个值分别为1分钟前、5分钟前、15分钟前进程的平均数,一般的可以认为这个数值超过 CPU 数目时,CPU 将比较吃力的负载当前系统所包含的进程。
第二行(Tasks):
282 total 当前系统进程总数
2 running 当前运行中的进程数
280 sleeping 当前处于等待状态中的进程数
0 stoped 被停止的系统进程数
0 zombie 僵尸进程数
第三行(Cpus):
24.6% us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0.2% 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74.6% id 空闲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0.5% hi
0.1% si
0.0% st
第四行(Mem):
1951.6 total 物理内存总量(MB)
65.7 free 空闲内存总量(MB)
939.8 used 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MB)
946.2 buffers 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第五行(Swap):
表示类别同第四行(Mem),但此处反映着交换分区(Swap)的使用情况。通常,交换分区(Swap)被频繁使用的情况,将被视作物理内存不足而造成的。
2080.0 total 交换区总量
2066.4 free 空闲交换区总量
13.6 used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810.1 avail Mem 是指在不进行交换的情况下,系统当前可用的内存量,主要用于新开启的程序。
最下部分的进程列表栏:
以 PID 区分的进程列表将根据所设定的画面更新时间定期的更新。通过 top 内部命令可以控制此处的显示方式:
PID:进程的ID
USER:进程所有者
PR:进程的优先级别,越小越优先被执行
NInice:值
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
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
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
S:进程的状态。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为负数
%CPU:进程占用CPU的使用率
%MEM: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
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即占用CPU使用时间的累加值。
COMMAND:进程启动命令名称
top 运行中可以通过 top 的内部命令对进程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内部命令如下表:
s- 改变画面更新频率
l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一行 top 信息的表示
t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二行 Tasks 和第三行 Cpus 信息的表示
m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 和 第五行 Swap 信息的表示
N - 以 PID 的大小的顺序排列表示进程列表(第三部分后述)
P - 以 CPU 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第三部分后述)
M - 以内存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第三部分后述)
h - 显示帮助
n - 设置在进程列表所显示进程的数量
q - 退出 top
s -改变画面更新周期
2. free命令
free命令可以显示当前系统未使用的和已使用的内存数目,还可以显示被内核使用的内存缓冲区。
1 | free |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就不多解释了。
区别:第二行(mem)的used/free与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区别。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看,第一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因为对于OS,buffers/cached 都是属于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内存是434884KB,已用内存是3489800KB,
第三行所指的是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 是等于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当应用程序需在用到内存的时候,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可用内存=系统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四、目录、文件
1. cd命令切换目录
1 | cd /usr/ |
2. cd回退上一级目录
1 | cd .. |
3. dir查看文件/目录名称
1 | dir |
4. ls用颜色区分文件/目录
1 | ls |
5. ll查看文件/目录详细信息
1 | ll |
6. mkdir创建目录
如果有参数-p将创建每一级缺失的目录,如:mkdir -p /opt/jieshun/jielink/files,将创建:/opt、/opt/jieshun、/opt/jieshun/jielink、/opt/jieshun/jielink/files目录结构
1 | mkdir -p /opt/jieshun/jielink/files |
7. touch创建文件
文件存在时不会覆盖,如touch readme.txt
1 | touch readme.txt |
8. vi创建文件
当文件不存在时创建,如vi readme1.txt
1 | vi readme1.txt |
9. vi修改文件
vi命令,如vi /home/readme.txt
1 | vi /home/readme.txt |
10. cat查看文件内容
cat 命令,如:cat /home/readme.txt
1 | cat /home/readme.txt |
11. tail查看最新文件内容
tail、less、more,各有不同场景需要
1 | tail -f /var/log/dnf.log |
12. less可以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1 | less /var/log/dnf.log |
13. more可以分屏查看文件内容
1 | more /var/log/dnf.log |
五、网络
1. 查看防火墙状态
1 |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2. 关闭/开启防火墙状态
1 | systemctl stop/start firewalld |
3. 禁用/启用防火墙状态
1 | systemctl disable/enable firewalld |
4. 开通防火墙端口
1 |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permanent --add-port=1883/tcp |
5. 查看防火墙通行端口
1 | firewall-cmd --list-ports |
6. 查看网卡信息
1 | ifconfig |
7. 查看端口信息
1 | lsof -i:1883 |
六、进程
1. 停止进程
1 | kill pid |
2. 强制停止进程
1 | kill -9 pid |
3. 查看进程
1 | ps -ef |grep dotnet |